血透通路 知識網
  • 主頁
  • 基本知識
  • 常見問題
  • 血管維護
  • 新知新聞
  • 教育專區
    • 2018 Clinical Leadership Program
    • 2018/3/23台湾血透通路研讨会
    • 2017/8/20/通路研習
    • 2019/3/8台灣血透通路研討會
    • 評量
  • 通路資源
  • 主頁
  • 基本知識
  • 常見問題
  • 血管維護
  • 新知新聞
  • 教育專區
    • 2018 Clinical Leadership Program
    • 2018/3/23台湾血透通路研讨会
    • 2017/8/20/通路研習
    • 2019/3/8台灣血透通路研討會
    • 評量
  • 通路資源
Search by typing & pressing enter

YOUR CART

             新知新聞

6/15/2017 0 評論

腎友生命線  關於人工瘘管的保養

透析病患的人工瘘管,通常是由血管外科醫師,使用一種血液透析用的人工瘘管植入於皮下,將動脈及靜脈連接後,大約需要3週的時間使人工瘘管與週遭的組織癒合後,才能進行透析穿刺治療。

一般瘘管手術過後,患肢都會有腫脹或是淤血的現象,尤其是人工瘘管較自體瘘管更為明顯,這些大都屬正常的現象,應該事先告知病患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通常在幾天至幾個星期之後就會漸漸恢復,手術後可藉抬高患肢或在前三天以冰敷來幫助消腫止痛。



圖片

圖片

手術傷口只要24小時之後無滲血,就可以開始施行握球運動了。
許多病患與護理人員常對於
人工瘘管需不需要握球 感到質疑 ?
有些人甚至覺得 人工瘘管握球 其實是沒有效的。


林口長庚  柯博仁醫師 建議,人工瘘管病患做握球運動,對病人而言是有好處的,我們甚至可以鼓勵病人抬高手臂來握球。這不但可以藉由肌肉泵浦來協助靜脈回流,減輕腫脹,亦可促進病人動脈血流擴張,增加入路血流。增加手部血液循環,以減少缺血症狀。





人工瘘管在血管外科醫師植入患者體內後,只要有正確的手部運動,適當的傷口照顧以及規則的回診複察,幾個星期之後就是一條可靠且好用的透析生命線!


0 評論



發表回覆。

    通路知識網

    新技術/新知/新聞

    封存檔

    九月 2020
    五月 2020
    八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一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二月 2017

    類別

    全部 BD 中央靜脈 新科技 新聞 會議活動 瘻管 研究 藥物 衛教 護理知識 飲食

    RSS 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