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通路 知識網
  • 主頁
  • 基本知識
  • 常見問題
  • 血管維護
  • 新知新聞
  • 教育專區
    • 2018 Clinical Leadership Program
    • 2018/3/23台湾血透通路研讨会
    • 2017/8/20/通路研習
    • 2019/3/8台灣血透通路研討會
    • 評量
  • 通路資源
  • 主頁
  • 基本知識
  • 常見問題
  • 血管維護
  • 新知新聞
  • 教育專區
    • 2018 Clinical Leadership Program
    • 2018/3/23台湾血透通路研讨会
    • 2017/8/20/通路研習
    • 2019/3/8台灣血透通路研討會
    • 評量
  • 通路資源
Search by typing & pressing enter

YOUR CART

             新知新聞

9/9/2017 0 評論

自體瘻都沒有缺點嗎  ? !

多年以來談到的血透通路大家都認為"自體瘻管"是最好的。所以才有以自體瘻管為第一原則的說法。
然而在現實世界中,自體瘻管就真的沒有缺點嗎?是否每一個病人都應該以自體瘻管為優先嗎?我們來看看最近的這一篇論文的說法 .......。
 這篇新出爐的統合研究,是集合了多篇論文研究結果統合分析出來的,目的是看看在現實世界裡,根據現有的實證研究資料裡,自體瘻管到底有哪些缺點和限制 ? 
在歐洲血管外科手術雜誌“歐洲血管外科手術雜誌”網上發表的論文中,北卡羅來納州的Humacyte的Jeffrey Lawson博士和合作者報告了對二百三十項研究實證的薈萃分析結果。儘管自體瘻管AVF感染率很低,但AVF顯示了成熟失敗和放棄的高風險。 AVF只有26%在六個月之內會成熟,而且被放棄的比例高達21%。AVF平均成熟時間為長達3.5個月,在研究當中,有高達66%的患者需要裝置透析導管作為洗腎過渡期。
在經過大量資料的整理分析後​作者也發現,自體瘻管最大的問題在於成熟率並不想像中的高。許多的自體瘻管在建置之後因為各種因素無法承受而被迫放棄。
​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建置自體瘻管之後,竟然也有一定比例的病人會產生感染的情形。在這篇研究當中,自體瘻管病人建置之後穿刺點產生感染的比率是0.02一/100瘻管天,發生菌血症的比率是0.024/100瘻管天。推測這可能是因為等待自體血管成熟的時候,需要用到導管來透析,導管放置過久而引起的。
由此可見自體瘻管本身雖然比較不容易感染,但是由於等待自體瘻管成熟的時間需要裝置洗腎導管,間接也造成了患者本身感染症的比例增加。這樣的情形對於一些年老抵抗力弱的病人,當然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一般而言,自體瘻管雖然是腎友的首要選擇,然而目前建置通路的原則已經從自體瘻第一,逐漸轉變成"客制化"的觀念。作者建議在手術之前應針對個人的血管情形做詳細的超音波評估,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透析需求,來選擇最適當的瘻管建置。

新聞連結 http://www.renalandurologynews.com/hemodialysis/hemodialysis-patients-arteriovenous-fistula-not-optimal-vascular-access-for-all/article/686765/
圖片
0 評論



發表回覆。

    通路知識網

    新技術/新知/新聞

    封存檔

    九月 2020
    五月 2020
    八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十月 2018
    八月 2018
    七月 2018
    六月 2018
    五月 2018
    四月 2018
    二月 2018
    一月 2018
    十一月 2017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二月 2017

    類別

    全部 BD 中央靜脈 新科技 新聞 會議活動 瘻管 研究 藥物 衛教 護理知識 飲食

    RSS 訂閱